活动方案范文: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讨论稿)是由范文词典为您精心收集,希望这篇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讨论稿)范文可以给您带来帮助,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讨论稿)的正文:
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讨论稿)
一、指导思想
以“始于学生需求,终于学生满意”为宗旨,以“快乐学教、张扬个性、共同成长”为目标,以“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为基本理念,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方式,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构建初中课堂教学新模式,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
二、基本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是课改理念的载体,也是实现课改理念的抓手,更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通过构建课堂教学模式,让已懂得课改理念的教师,把课改理念变成实践的行为;让不完全理解课改理念的教师,能够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操作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实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目标与课堂效果。
根据初中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三种课型,即学导课、拓展课和讲评课。在此基础上,增设每周一练,供学生业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一)学导课流程及基本要求
1、学导课流程:任务导学——互助合学——师生答疑——达标检测——配餐作业。
所谓任务导学,是指学生在学习任务的引导下进行有针对性、计划性的独学。
所谓互助合学,是指学生在独学的基础上,通过同伴互助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起到“兵教兵”“并带兵”“兵强兵”的作用。
所谓师生答疑,是指在独学、对学、群学的基础上,针对学习过程中还未解决的问题与困惑,通过师生共同展示的方式予以解决。
所谓达标检测,是指在学习任务完成之后,利用书面或口头的方式,对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评估。
所谓配餐作业,是指学导课结束后,教师根据本节课内容的基本要求,精选不同层次要求的题目,供课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完成,并对当堂所学内容予以巩固。
2、学导课基本要求:
(1)任务导学环节(20分钟)
教师的任务
①、出示学习目标。要依据“课时目标具体化,具体目标行为化”的原则陈述学习目标。
②、创设教学情境。注重与学生实际认知水平的联系,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联系,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③、进行学法指导。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怎样读、怎样想、怎样练上。
④、布置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主要包括:看什么,想什么、记什么、写什么、练什么。在布置学习任务的同时,对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
⑤、提出探究问题。问题设计的原则:以学科问题为基础,以学生问题为起点,以教师问题为引导。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学习探究(合作、互动)化。
⑥、提供学习资源。补充材料、微课等。
学生的任务
①、独学的流程:看与画——写与记——想与做——标疑惑。
②、独学的方法:“裸学”(自己看)——助学(借助工具书)——记学(不看资料记忆)——量学(学会举一反三)。
③、独学的要求:学生独学时坐姿要直,头要正,切忌伏桌书写;翻动书本、练习本要轻,凳子尽量不要响动;独学过程中不要提问或交头接耳,遇到与己无关的情况不能分神,更不能抬头张望;要尽力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不能敷衍对待,更不能抄袭他人答案;要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疑问;书写要字迹清晰、工整规范,行平列直,切忌潦草应付。
在独学阶段,教师要高度关注各小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要留意学生独学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收集独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并分析产生障碍或问题的原因与对策。在独学环节完成后,教师可以就学生独学时的状态(态度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对各组进行即时性点评,达到激励、引导、提高的目的。
在起步阶段的独学环节,教师要做好由教读向自读的过渡。
(2)互助合学环节(8分钟)
教师的任务
①、提出互助合学的基本任务。
②、关注各小组互助合学的进展情况。
③、在起步阶段,每节课至少深入一个小组进行互助合学方法的指导。
④、在巡视过程中,对各小组互助合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及时予以解答,不能解答的留给后续环节解决。
⑤、掌握各小组互助合学的亮点,为师生答疑环节做好准备。
学生的任务
①、对学与群学,可以合称为“合学”。对学指两名同等学习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群学”指小组内不同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或具体指“学习对子”间帮扶学习。“学习对子”是指学习小组内相邻层次学生相互结成对子,进行学习帮扶,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共同体。对学、群学环节仍然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
②、对学的流程:分享——求教——讨论——结论或疑惑。对学的方法:对议(共同商议)——对抗(争议问题辩论明晰)——对问(互相提问)——对查(互相检查)。
③、群学的流程:帮学——合学——研学——提出班级讨论问题。群学的目的:解决个性问题、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
④、合学注意事项
第一,组内合作交流,必须依据由小到大的原则,即对子——分组——整组;对子交流:把自己的观点或疑问与结对子的同学进行交流、解惑;小组交流:把与自己结对子的同学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小组内讨论交流。
第二,交流时声音适度,以双方及组内听清为准,切忌大喊大叫,小组交流起立时,不要拥挤;学生交流离座,要把凳子轻轻放入桌下,便于交流活动;交流时,鼓励畅所欲言、神采飞扬、各抒己见的积极表现,反对缄默不语、麻木迟钝、人云亦云的依赖心理;严禁假交流,随意交流,更不能借交流之机嬉戏、玩耍;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行动要迅速,切忌游手好闲。
第三,组长负责选择适合本组的合学形式。形式一,组长依次讲解,组员倾听、质疑;形式二,组长重点讲解,组员发问;形式三,潜能生说,中等生补充,优等生总结;形式四,中等生讲,优等生追问,潜能生提问;形式五,独立思考,争议讨论。
(3)师生答疑环节(7分钟)
①、答疑的内容。要针对共性度高的问题或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答疑,比如易错点、重点、难点、焦点、典型题等问题。
②、答疑的方式。念答案,讲思路,谈感悟,说规律。
③、答疑的要求。
第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答疑,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
第二,在答疑过程中,要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倡组与组、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对抗、辩论和质疑。
第三,能让潜能生答疑的尽量不让优等生答疑,能让学生答疑的教师尽量不去答疑。
第四,学生答疑后,教师要采取肯定、否定、完善、解疑的方式进行及时校正。
第五,在答疑的基础上,要注重方法的总结、规律的探寻、学习的过程中的新发现、新思考、新成果等。
(4)达标检测环节(5分钟)
基本要求:
①、检测要针对本节课基础性学习目标进行。。
②、检测形式要符合初中生特点和学科特点,可以是背诵,也可以是默写,也可以是做题。
③、教师要对检测结果进行简单的口头评价。
(5)配餐作业环节
基本要求:
①、每个学导课都必须留有相应的配餐作业,量要控制在学生20分钟以内完成为宜。
②、配餐式作业的题目,要符合本节课的基本要求,教师要精心筛选,要有一定得层次性,可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
③、布置的配餐作业,教师要及时批改,收集存在的问题。
(二)拓展课目的与基本要求
所谓拓展课,是指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一定量的限时性训练,旨在强化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落实,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1、拓展课的流程:发放题单——独立完成——合作纠错——收集问题——跟踪练习。
2、拓展课的要求:
(1)拓展课要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表现在训练课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取、训练过程中的组织、调控及存在问题的处理。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学生动手、动脑的时间和程度上。
(2)训练的内容要以当前所学为主,要突出即基础性、针对性、及时性、实效性。所谓基础性,是指训练的内容要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为主;所谓针对性,是指训练的难易程度既要考虑教学大纲要求,更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所谓及时性,是指训练课与学导课时间间隔不宜过长。所谓实效性,即指训练课必须要有明确的达标意识(不仅要看让学生做了什么,更要看学生做了以后的效果怎样)。
(3)训练目的要立足于知识的识记、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应用上。
知识识记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在要求方面有初步了解、准确表述、概括性表述、完整性表述等。
知识理解主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在要求方面有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熟悉知识的基本用途、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等。
知识的应用主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在要求方面有能不能做、会不会做的问题,也有做的是否熟练、是否准确的问题。从训练的复杂程度来看,一般可分为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两个方面。
(4)训练的方式原则上要以题单形式进行,训练的量要控制在大多数学生30分钟内能够完成。题单由备课组集体商讨后确定,并提前交付文印室印刷。
(三)讲评课任务与基本要求
讲评课的任务:解决平时遗留的问题,包括配餐作业与周练中存在的问题,注重知识的整合,注重规律与方法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
讲评课的目的:通过解决问题,首先要使学生知道自己哪些知识还没有记住,哪些核心概念或基本原理没有理解,哪些方法还没有掌握。然后在配以必要的练习予以巩固和落实。
教师要撰写教学设计。具体要求详见《教学设计基本要求》
三、实施步骤
1、策划准备阶段:2014年8月
(1)确定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起草《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2)组织初中教师就课改意义、课改理念、课堂操作三个方面内容的进行专题培训。
(3)组织教师进行讨论交流,每位教师撰写一节学导课的教学设计,并就此进行说课。
(4)以备课组为单位,做好第一周课堂教学的有关准备。
(5)完成各班学习小组的划分工作,并对全体学生进行学习观念、学习方式两个方面的培训。
2、尝试运行阶段:2014年9月-2011年10月
仅限于初一、初二年级,初三年级可参照此方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适度变革。
(1)每位教师从一开始都要采取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2)以备课组为单位,每周进行一次研讨课。各备课组提前将研讨课主讲人、内容、时间、地点上报级部。
(3)从第二周起,由教科研中心牵头,组织有关人员深入课堂进行调研,帮助教师解决疑惑与不足。
(4)每周召开一次教学诊断会,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5)每月召开一次研讨会,由各备课组汇报课改的进展情况,交流体会与困惑。
(6)期中考试前,召开本阶段课堂教学总结会。
3、达标过关阶段:2014年10月——学期末
仅限于初一、初二年级,初三年级可参照此方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适度变革
(1)教科研中心依据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制定达标课评价标准。
(2)组织教师学习达标课标准,在级部统筹安排下,每人准备一节学导课,并将达标课时间、内容、地点上报教科研中心。
(3)由教科研中心,组织相关人员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估。
(4)学期末,每位教师围绕课堂教学改革,撰写一篇教学反思,在此基础上,召开经验交流会,并对达标课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表彰。
4、总结完善阶段。2015年2月-2015年6月,
(1)在达标课的基础上,利用假期召开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
(2)总结一学期以来的得与失,逐步完善三种课型的操作,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和《学生学习行为规范》,使课堂教学逐步走向规范化。
四、保障措施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教师观念转变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难点,也是重点。因此,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通过通识培训,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课改的意义与理念。
(2)通过课改的实践活动,使广大教师逐步感悟到课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提高广大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自觉性和科学性。
(3)通过教学反思,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使得课堂教学改革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精细化。
2、合理使用学科课时
(1)初一年级:
语文:学导课4节,阅读课1节,拓展课2节,讲评课1节
数学:学导课5节,拓展课2节,讲评课1节。
英语:学导课5节,拓展课2节,讲评课1节
生物:学导课2节,拓展课1节,讲评课1节(训练课与讲评课隔周上)
政治:学导课2节,拓展课1节,讲评课1节(训练课与讲评课隔周上)
历史:学导课2节,拓展课1节,讲评课1节(训练课与讲评课隔周上)
地理:学导课2节,拓展课1节,讲评课1节(训练课与讲评课隔周上)
(2)初二年级:
语文:学导课3节,阅读课1节,拓展课2节,讲评课1节
数学:学导课4节,拓展课2节,讲评课1节。
英语:学导课4节,拓展课2节,讲评课1节
物理:学导课3节,拓展课1节,讲评课1节(训练课与讲评课隔周上)
生物:学导课2节,拓展课1节,讲评课1节(训练课与讲评课隔周上)
政治:学导课2节,拓展课1节,讲评课1节(训练课与讲评课隔周上)
历史:学导课2节,拓展课1节,讲评课1节(训练课与讲评课隔周上)
地理:学导课2节,拓展课1节,讲评课1节(训练课与讲评课隔周上)
3、认真撰写教学设计
(1)学导课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①、具体内容: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预设问题的解答、达标检测题、配餐作业、教学反思。格式为:
任务导学环节的主要内容:
第一,创设教学情境,出示学习目标。
第二,布置学习任务。主要陈述让学生看什么、做什么、想什么等。
第三,提出学习要求。通过口述的方式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程度作出明确规定。
第四,留有一定空白。收集该环节出现或存在的主要问题。
互助合学环节的主要内容:
第一,互助合学的内容。主要说明,针对哪些学习任务进行合学,什么内容采取对学方式,什么内容采取群学方式。
第二,提出合学要求。
第三,陈述本节课重点指导的学习小组和指导的内容。
第四,留有一定空白。记录该环节出现的行为问题和存在的只是或方法问题。
师生答疑环节的主要内容:
第一,对准备答疑的内容做出预设。包括哪些问题将进行重点答疑,以及答疑的内容、答疑的主体;除此之外,还有方法、规律、启示、感悟等方面的总结。
第二,记录好生成性问题,并说明是否在课堂上加以解决。
达标检测环节的主要内容。
第一,检测目的。
第二,检测方式。
第三,点评内容。
配餐作业环节的内容:
第一,留了什么样的作业?
第二,说明不同层次作业的指向性和具体要求。
教学反思环节的主要内容:
第一,教学流程的流畅性怎样。
第二,学生学习的状况如何。
第三,学习目标达成度评价。
第四,教训与感悟。
②、基本要求:教师要根据学导课的任务,结合学导课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提前撰写教学设计。字迹要公正,书写要规范,内容要详实。
③、格式:
(2)讲评课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①、内容包括:讲评课目的、讲评的内容,包括收集到的问题、出错原因的剖析、正确解答的过程、拓展延伸的内容等;以及针对共性问题和重点问题设计反馈性练习和课后跟踪训练;课后完成教学反思撰写,包括记录仍然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反思前面教学的得失,提出下一步教学的建议等。
②、基本要求:教师要根据讲评课的具体内容,提前撰写出讲评课教学设计。字迹要公正,书写要规范,内容要详实。
4、科学安排每周一练
(1)语数外不超过60分钟,其他学科不超过40分钟.作为学生的周末的家庭作业。
(2)每周一练的内容以当前所学为主,以共性问题和重点问题为主,难度控制在中等偏下,以试卷形式命制,试题要精选,教师要全批全改。批改后,每位教师要做好记录,并将存在问题汇总给备课组长,作为期中、期末考试的测试内容之一。
(3)每周一练的由各级部与备课组,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提前做好统筹安排。
5、注重学习小组建设
学习小组建设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是小组建设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1)小组划分
学习小组一般以4—6人为宜,划分时遵循 “异组同质、同组异质”的原则。
(2)成员分工。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职责,设“小组长”一名,全面负责小组的学习、纪律、卫生等情况。设“学科长”,负责本学科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学习成果展示的安排,负责收集自学过程中生成的问题,负责与班级课代表或任课教师的沟通和联系。
(3)文化建设。显性文化包括,组名、组徽、座右铭或誓言、组歌等。隐性文化包括,团结协作的精神、积极向上的氛围、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等。
(4)过程管理。做好组内各成员过程性表现的记录,定期进行自评与互评,强化组内各成员之间得相互监督与相互促进。
6、扎实做好集体备课
(1)时间:各备课组每周集体备课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
(2)内容:
①、汇总上一周教与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简单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商讨解决的办法。比如,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障碍?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如何提高互助合学的效率?如何提高展示交流的质量?设置怎样的课堂检测题效果更好?
②、围绕学导课、讲评课的教学任务与相应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共同商讨下一周学导课、讲评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流程。重点确定学生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自学要求。
③、共同商讨训练课的内容,确定命题制卷人及完成时间
④、商讨周练试卷的命制,确定命题制卷人及完成时间
7、加强学教过程管理
(1)对教程的管理与评价。《详见教师教学常规考核细则》
(2)对学程的管理与评价。《详见学生过程性评价实施细则》
五、总体要求
(一)一定要站在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认识此次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从外部条件来看,离不开上级领导的支持,也离不开社会的认可。从内部条件来看,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取决于学生的认可度。而课堂教学改革正是得到支持和认可的切入点,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增长点。
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可,第一,必须提高教学质量;第二,必须注重对学生的人性化管理,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并且有个性地成长;第三,我们的课堂必须是高效的课堂,使他们感到学有所获;我们的课堂必须是生动活泼的课堂,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一定要站在落实新课程基本要求的角度,看待此次改革的成败与得失。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的改革目标,即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课程改革力求达到以下几个目标:第一,课程内容的突破——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第二,课程结构的创新——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第三,建立新型的教学方式——鼓励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改革评价机制——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督机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待课改中出现的问题。有两种心态,一种是积极地心态。即冷静思考、寻找对策、不断完善。一种是消极的心态。即迷失方向、徘徊彷徨、全盘否定。前一种心态是我们应该抱有的心态,只有这样,课改才会不断发展。课改如此,社会的变革亦如此。
(三)一定要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全力以赴做好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我们知道,改革是需要承担风险的,这种风险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身上。如果说,由于我们工作的失误或者不到位,给学生发展带来不良后果,不管我们的初衷怎样,我们都无法推脱责任。
改革是需要勇气的,更是需要付出的。只要我们有一种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凭借我们全体教师的实力和智慧,就会想出规避风险的办法,就会投入足够的精力,去把过程做细做实,就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四)一定要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我们的行动提供明确的方向。
一个人拥有一些正确的理念,不见得能立即成功;但是如果缺乏正确的理念,就算一时幸运,终究还是会打回原形,难逃失败的。
如果说理念决定行为是正确的话,那么,只有来自内心深处的理念,才能产生正确的行为。也就是说,一个强加于自己的理念,是不能为自己的行为起到指导作用的。
本方案从2014学年开始实施。
XX中学
二〇一四年八月
活动方案范文:初中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讨论稿)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