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范文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范文鉴赏学习网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党政报告

党政报告

XX省第五次人口普查报告书

分类: 党政报告 范文词典 编辑 : 范文大全 发布 : 11-23

阅读 :538

党政报告范文:XX省第五次人口普查报告书是由范文词典为您精心收集,希望这篇XX省第五次人口普查报告书范文可以给您带来帮助,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XX省第五次人口普查报告书的正文:

组织部门联合开展对人普“两员”的选调工作。通过严格挑选,全省共选调普查员253248人,普查指导员69022人。在普查员、普查指导员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7245人,占14.66%;学校教职员37807人,占11.73%;在校学生1021人,占0.32%;企事业单位人员33262人,占10.32%;离退休人员10878人,占3.38%;其他人员192057人,占59.59%。从文化程度看,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的52097人,占16.17%;高中文化的162299人,占50.36%;初中文化的102819人,占31.90%;初中以下文化的5055人,占1.57%。
全省普查队伍组建完毕后,我们就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开展严格的培训。首先,进行了省及市、州的逐级业务授课。这项工作从xx年8月初拉开序幕,省人口普查办组织力量对全省14个市、州培训了近xx名教员,然后,由各市、州人普办再组织力量对市、县及乡级普查队伍逐级进行培训。其次,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直接对基层普查员进行培训。我省由于建立了人口普查工作网站,且各市、州、县及部分乡镇实现了拨号上网,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因特网这一现代化工具,开展网上教学,收到了十分理想的效果,我们的一些疑难问题解答也是通过因特网向全省发布的。第三,对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进行业务考试,对不合格者,不予上岗。
2、扎扎实实进行户口整顿。(xx年4月—xx年10月)
根据国务院关于在第xx次全国人口普查前进行户口整顿的精神和公安部的具体要求,我省各级公安机关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人口普查登记前精心组织实施了全省城乡的户口整顿工作。
为了搞好这次户口整顿工作,各级政府将这项工作列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方案。各级均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户口整顿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据统计:全省成立户口整顿领导小组机构7861个,抽调公安干警1.4万人,组织其他工作人员23万人,共同参与全省户口整顿工作。各级财政解决户口整顿专项经费1470万元。省公安厅于xx年4、5、6三个月由户政处处长、省人普办副主任黄崇日同志带队在长沙县星沙镇和吉首市石佳冲派出所进行了户口整顿的试点,并在此基础上,各级都进行了试点,培训骨干。经过层层试点,全省共培训户口整顿骨干24万人,为户口整顿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通过户口整顿,全省查明人户分离263万人,解决39万人;查明户口待定人员82.9万人,解决58万人(其中:出生小孩未报户口24.9万人,解决20.1万人;大中专毕业生未落户4.6万人,解决2.7万人;婚嫁注销8.2万人,解决6.3万人;持证未落户人员21.4万人,解决12.4万人;其他未落户22.7万人,解决14.8万人);注销应销而未销的户口76万人(其中死亡未销34万人,迁出未销27万人,参军、出国未销3.9万人,劳改劳教未销2.6万人,其他未销8.3万人);查清重登户口5.3万人,漏登户口20万人,变更户口项目132万项,更正户口项目47.4万项。同时纠正身份证错证35.9万人证,换发户口簿近1000万本,装订门牌1215万块,为人口普查登记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认真组织普查试点。(1999年11月—xx年9月)
为了探索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开展人口普查工作的新思路,发现第xx次人口普查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我省在人口普查工作准备阶段进行了专项试点和综合试点,通过试点,积累了经验,培训了骨干,确保了全省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①专项试点。根据国务院人普办《关于认真做好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口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情况于1999年11月—xx年元月在湘潭市岳塘区选择了两个城市街道办事处(建设路街道办事处、xx里堆街道办事处),一个城乡结合镇(易家湾镇),一个农村乡(荷塘乡)共计8个调查小区,进行了一次以调查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口为重点的专项试点,试点规模为2500人。试点期间还组织了全省各市、州人普办的代表进行现场观摩和座谈。这次试点,标志着我省第xx次人口普查工作从以抓“四落实”为主,全面转到以抓业务工作为主的轨道。在省、市、区、乡四级人普试点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全体参与人员的共同努力,这次试点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省级专项试点后,各市、州、县均组织了专项试点。
②综合试点。根据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的统一部署,为摸索经验,培训骨干,全省各级于xx年7月-10月进行了人口普查全过程的综合试点。省人普办于xx年7月-8月在长沙市岳麓区组织了10个调查小区进行从宣传发动、业务培训、现场登记、工作质量评估到数据处理的人口普查全过程的综合试点。为了搞好省级试点,组成了由省政府副秘书长王道生任组长的试点领导小组,在试点期间,省人普办主任、试点领导小组副组长马勇同志多次亲临试点现场,深入调查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试点中,省人普办还特别组织全省各市、州人普办的领导、业务骨干到试点登记现场观摩、学习并组织座谈讨论。省级综合试点结束后,各市、州、县均组织了人口普查全过程的综合试点,培训了骨干、积累了经验。
4、合理划分普查区域(xx年5月至10月)
普查区域的划分,是明确普查员的责任地域、确保普查登记不重不漏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从xx年5月开始,全省按照“全面性、规范性、完整性、统一性”的原则,开始按行政区域地理边界划定普查区域。对全省少数区域界限不清和一些跨越省级及市级行政区域的“飞地”“飞单位”,省人普办同有关单位协商解决;对驻湘单位和部队的普查区域,省人普办进行了多方面的协调;对跨xx、湖北的水上普查区域的划分,与湖北省人普办一起召开了两省有关县、市参加的协调会议;从而从各个方面保证了全省普查区域划分的不重不漏。在具体操作上,严格按照《地理区域划分工作细则》的规定,普查区内按250~350人设置一个调查小区,基本保持原村(居)民小组的完整性,不足标准人数的由2个或2个以上村(居)民小组合并为1个调查小区。普查区和调查小区使用的名称在所辖行政区域内不重复,做到规范一致。至8月止,全省各级共划分普查区5.2万个,调查小区21.9万个,并按照《地图绘制工作细则》的要求,各级都绘制了普查区域地图。
5、深入进行调查摸底(xx年5月至10月)
调查摸底工作是人口普查登记前的重要环节,是确保人口普查登记质量的前提。xx年5月,我们针对出生、死亡人口容易漏登的情况,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1999年11月1日至xx年4月30日半年内的出生、死亡人口的调查摸底,对数据特别低的市、州及时敲警钟。在人口普查登记前十天内(xx年10月20日至30日),全省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进入了各自负责的普查区域,了解普查区、调查小区的地域范围和界线,对调查小区进行全面勘察,掌握调查小区内房屋及其它

~中%国文秘$资源网 - 您身边免费@贴心&的文秘专家 - 欢迎访问WwW.ZgDoC建筑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摸清调查小区的环境和人口居住状况,绘制了《调查小区地图》,标注了调查小区所处的位置、边界线、房屋分布及住房编号等标志,编制了《户主姓名底册》,进行了长表抽样。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工作,普查员对调查小区的人口居住等基本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为紧张有序地开展入户登记工作、按时高质量完成普查登记任务奠定了基础。
6、多方筹措普查经费(1999年1月至2002年)
根据国务院关于普查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负担,以地方财政为主,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的规定,省人口普查办于1999年8月向省政府提交了《关于我省第xx次人口普查所需经费的预算报告》,各市(州)和县(市、区)人口普查办也都向本级政府提交了人口普查经费预算报告。全省各级政府领导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明确表示决不能因经费问题而影响普查工作,并且亲自协调,确保落实。各级财政积极想办法筹措普查经费,分年度纳入财政预算。省人口普查办加强了对各市(州)和县(市、区)普查经费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初步统计,从1999年至2002年,省、市、县三级共筹措人口普查经费12733.2 万元,其中省级1230 万元 ;市(州)级财政拨款1515.1万元;县(市、区)财政拨款4177.3万元。根据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的规定,普查经费由各级统计部门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为了节约用好每一分普查经费,我们对普查表格印刷、机器设备购置等实行了公开招标,做到了同等的质量价格最低。1998年,我省部分地区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各方面损失惨重。为了使这些地区不至于因灾影响人口普查的各项准备工作,省人口普查办对贫困县和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的县(市、区)在普查经费补助上给予了倾斜。
7、全方位进行宣传发动。(xx年1月—xx年10月)
人口普查的基本数据来源是每一个公民的自觉申报,要使他们能够积极配合,如实填报每一项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宣传工作的到位程度。因此,我们一开始就把人口普查的宣传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全国第一个成立了由省委宣传部牵头的省人口普查宣传领导小组,建立了从上到下的整体联动机制。在全省形成了组织机构健全、方案具体、形式多样、各方参与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格局,为前一阶段的各项准备工作及入户登记、数据处理和资料开发等打下了扎实的舆论基础。据统计,在普查期间,全省在电视、报刊发布新闻26880条;出动宣传车4683台次;张贴标语横幅25637条;出黑板报、广告69685块;开展咨询、知识竞赛41万余人次;开设网站122个;发放各类宣传品、宣传材料1467万份;文艺专场演出512台;制作光盘、录像带2279个。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召开了全省宣传工作会议,贯彻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精神。全国人口普查宣传工作会议后,我省立即召开了市、州人普办主任和宣传部门及各新闻媒体参加的宣传工作会议,传达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布署我省的宣传工作,建立健全了宣传工作制度,研究制定了宣传工作方案。
第二,长计划、短安排,既制定了xx省人口普查整体宣传规划,又制订了《xx省xx年7-11月人口普查宣传工作》的具体规划。
第三,形式多样,推动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①不断完善人口普查网站,使之成为指导各市、州、县人口普查工作的园地,联系世界各地的纽带。为了搞好人口普查的宣传,我省于1999年7月开通了《xx人口普查》网站。网站开通后,网友遍布欧洲、美洲等十几个国家和中国大陆及台湾等20多个省市。②充分利用新闻载体,开展宣传活动。在人口普查宣传工作中,我们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开展宣传工作。我们主要从两个载体开展宣传,一是通过各种报刊进行宣传。如在《xx日报》开辟了“人普大看台”,在《xx人口报》、《三湘都市报》开辟人口普查宣传专栏。据不完全统计,省人普办在各类报刊刊出各类稿件千余篇次。由朱镕基总理签发的《第xx次全国人口普查办法》公布以后,我们立即在《xx日报》全文刊登,并由省人普办主任马勇同志以答记者问的形式进行深层次宣传,各市、州、县的党政报纸均进行了刊登。二是通过电台,电视台开展宣传,xx年7月份以后,我们利用电视可视性强,直观效果好的优势,加大了宣传力度,在xx电视台《快乐大本营》等两个全国知名的栏目中做了人普专题节目。③因陋就简,采取其他形式进行宣传。除上述两种形式外,我们还采取其他多种形式,开展人口普查宣传,如在流动人口最多的地方——长沙火车站树立了一个《人口普查倒计时牌》,副省长贺同新同志专程参加揭幕仪式;与老干支部联袂进行了全省人口普查“重阳杯”书画作品大奖赛;利用普查员提袋、普查员证等有效载体,宣传人普,扩大社会影响。
(三)全面进行普查登记复查工作(xx年11月1日至20日)
为了配合人口普查,落实省政府有关在人口普查临战阶段的各项工作,10月20日省政府办公厅用明传电报下发了《关于做好第xx次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对做好普查的各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省人普领导小组下发了《xx省人民政府第xx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责任包干制具体方案》,要求省领导小组单位按每两个单位包干一个市州,从10月25日开始,到普查登记期间,对包干市(州)实施工作督查和现场指导。省统计局下发《关于集中精力做好第xx次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统计部门,从发文之日起到11月10日,除年报所必须的工作外,暂停一切与人口普查无关的工作,确保各级统计局集中精力抓好人口普查的登记工作。
1、全面清查流动人口。xx年9月中旬,省人普办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对居无定所的流动人口进行提前普查登记的通知》,按照通知精神,xx年10月29日至30日晚,各级人口普查办与当地公安、民政等部门联合,在全省范围内对居无定所的流动人口提前进行清查登记,重点清查那些露宿在山边、路边、街头、车站、码头、立交桥下、涵洞以及废弃建筑物内的流动人口。对查出的居无定所的流动人口,一律填写《人口普查表短表》,并将填写好的表归入登记时所在的调查小区,登记完成后发给流动人口《已登记证明卡》。并要求被登记人在11月1日至15日期间随时携带。在普查登记期间发现居无定所的未登记流动人口,在哪里发现就在哪里补漏登记,以保证流动人口普查登记的不重不漏。
2、扎实做好入户普查登记。按照全国统一规定,xx年11月1日至15日为普查登记时间。11月1日,全省广大普查人员进入调查小区入户进行人口普查登记。根据我省人口普查摸底“三个总量”指标数据严重偏低的实际情况,省人普办于11月2日下发了《关于落实人口普查责任制,确保“三个总量”指标高质量的紧急通知》。11月4日,常务副省长周伯华给市(州)政府一把手写了亲笔信,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11月9日,省政府在长沙召开了有14个市(州)和122个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人口普查情况通报电视电话会议,专题落实王忠禹同志在11月7日的讲话精神,常务副省长周伯华同志发表了讲话,要求全省各级政府把确保人口普查数据质量提高到保证党中央国务院政令畅通的高度来认识,并明确了六条紧急措施。普查登记期间,省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派出14个督查组,到各县(市、区)现场办公,巡回检查指导工作。各普查责任区域落实责任制,分片包干,采取“拉网式”、“地毯式”的方式,全省分区、分片清查。在城区,重点清查宾馆、饭店、娱乐场所、小型

~中%国文秘$资源网 - 您身边免费@贴心&的文秘专家 - 欢迎访问WwW.ZgDoC商业网点、建筑工地、农贸市场、写字楼、出租屋等;在农村,重点查超生户的申报工作;加强了对人户分离、流动人口聚集等重点地区,以及“难见户、难进户”等重点户的入户调查登记,做到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全省各级确保登记准确。
3、仔细进行登记复查。人口普查登记工作完成后,省人普办召开专门的会议,研究登记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全面部署全省的复查补漏工作。全省各级人口普查机构采取自查、互查、议查的方式,对登记结果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核查本调查小区的户数、总人口、出生、死亡人口和暂住人口是否准确,普查表上的每个项目有无漏填或错填,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等,发现差错,经核实后据实更正。同时,各调查小区都公布了初步登记结果,并公布了举报电话,对漏登的人口通过认真复查,发现漏登立即进行重新登记。对容易漏登的流动人口,加强对临街门面、商店、餐馆、宾馆、旅店、发廊、娱乐场所、建筑工地、城乡结合部及调查小区交接处逐房逐户进行查访。为了保证登记人口在全国范围内的不重不漏,针对外地驱赶民工的情况,对户口在本地外出半年以上,在普查登记和复查期间回到户口所在地的人员和无固定场所的打工人员,凡在外地未普查登记的,一律在户口所在地进行补登。
(四)高质量完成数据汇总处理工作(xx年12月—2001年12月)
1、手工快速汇总主要数字。根据《第xx次全国人口普查办法》第三十三条“人口普查机构对普查的几项主要数字,先进行快速汇总”的规定,xx年12月下旬,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人口普查机构迅速组织辖区内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对普查表短表、长表中的人口数、出生、死亡、民族、文化程度和经济活动等38个项目,分调查小区、普查区、乡镇(街道办事处)进行收集、过录、审核、汇总,形成各乡级人口普查快速汇总过录表。在过录中,乡级人口普查办加强了督促指导,严格按照正确的过录方法,仔细检查数字之间的逻辑、平衡关系,组织普查指导员进行全面会审,然后再随机抽取一个普查区重新复核一次,避免发生再生性差错。接着,县(市、区)人口普查办按下发的快速汇总数据处理程序,将乡级上报的快速汇总主要数据进行录入、审核、汇总。其后,市人口普查办再将各县(市、区)人口普查办上报的快速汇总主要数据进行录入、审核、汇总,于xx年12月27日上报省人口普查办。省人口普查办公室于2001年1月报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
2、及时发表人口普查公报。人口普查手工快速汇总资料经省人口普查办审核认定后,按照全国的统一安排、统一格式、统一时间规定,省人口普查办公室2001年2月在《xx日报》发布了《xx年xx省第xx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公布的主要数据有全省常住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人口密度、家庭户人口、人口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民族构成、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城乡人口等。各市(州)人口普查办公室也于2001年3月—4月发布了本级第xx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公报。4月下旬,各县(市、区)人口普查办公室相继发布了本级的第xx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标志着全省第xx次人口普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3、高标准做好普查表编码。搞好人口普查表的编码工作,是人口普查资料进行光电录入时正确识别数字的基本前提,是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按照国家人口普查办的要求,普查表集中在县(市、区)统一编码。针对普查表编码工作量大、时间紧、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各县(市、区)人口普查办精心组织,抽调业务骨干,落实工作任务,在2001年上半年相继完成了普查表编码工作。为确保编码工作质量,在工作程序上,先组织编码工作人员学习普查表编码细则,并按规范字体表进行练习,然后才正式进行编码。在质量监控上,要求审表过“三关”:乡镇一级将普查表移交给县(市、区)人口普查办前,要按“人工逻辑检查规则”对普查表认真进行自审;移交时,县(市、区)人口普查办要再审并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编码时,编码人员先审表,确定表格无差错之后,再按编码工作细则进行高标准编码。最后,还要对完成编码的普查表以调查小区为抽样基数随机抽取几户检查编码工作质量,严格控制编码误差,保证普查表整洁、无污损,书写字体规范。xx年6月,省人口普查办对各县(市、区)普查表编码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
4、高质量完成数据处理工作。第xx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处理的工作模式为:“光电录入、图像存储、建立网站、三级处理”、即:市州采用光学字符识别技术进行原始调查信息录入、光盘存储长表图像;建立国家、省二级人口数据处理和管理服务器的网站,承担国家、省、地、县数据处理和管理,负责各级的数据安全和质量保证;以数据库、数据仓库技术为信息管理的核心技术,地县级的处理通过网络得到汇总结果,并实现网上在线查询、制表与分析。我省的数据处理工作是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处理中的一部份,即“三级处理”中的“两级”,原则上按国家模式进行。市州承担了最繁重的光电录入任务。为了确保整个数据处理工作按时按质地完成,各市州制定了严格的保障措施和具体的实施方法。建立健全了各项岗位责任制和操作程序;加强光电录入现场管理;加强资料的预审和跟班答疑;认真做好光电录入设备维护和保养,严把数据处理的各道关口。数据处理组除为各市州培训好业务人员外,还制定了各项工作规程,并多次派技术人员赴各市州进行技术指导和帮助进行光电录入设备维修。整个数据处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市州光电录入。这个阶段从2001年3月开始到2001年9月结束。为了保证数据质量,省人普办数据处理组组织了一次全省巡回大检查,更进一步促进各市州的质量管理。第二阶段,数据上报、汇总阶段。各市州将已审核后的县级数据压缩,已开通广域网的市州通过网络上报省人普办数据处理组进行数据加载,没有开通广域网的市州把数据刻成光盘报省。省里于2001年12月上报国家人普办,一次上报通过国家验收。
(xx)认真做好普查资料的分析研究和其他后期工作(2001年2月——至今)
1、认真做好普查资料的分析研究。2001年2月,人口普查手工汇总数据出来后,省、市、县三级广泛开展了对人口普查资料的初步分析研究工作。为了较好地发挥人口普查资料的作用,2001年8月,省人口普查办公室召开了市(州)人口普查办公室主任会议,就人口普查资料的开发利用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省人口普查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省级人口普查资料课题研究工作的通知》的文件, 2001年10月,省人口普查办公室召开了全省人口普查资料分析研究工作的业务培训会议,聘请专家学者讲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知识,辅导市州和县市区开展分析研究工作。
2001年8月,省人口普查办成立了“省级人口普查资料课题研究项目管理委员会”,并下设“人口普查资料开发利用专家小组”,负责全省人口普查资料开发利用的指导工作。省办就省一级的人口普查研究工作从人口变动与管理机制,人口发展的规律、趋势与政策,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及城市发展,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等四个方面拟定了29个研究课题,于2001年10月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中标的单位有:xx大学、中南大学、xx师大法学院、省委党校人口研究所、省社会科学院、省计生委、省民委、省妇联、省统计局和市州人普办等高校和省直相关部门,共60多人次。省一级研究课题于2002年8月全部通过“专家咨询小组”的审定,省人口普查办公室汇编成《人口普查资料研究课题集》出版。
2002年初,人口普查数据全部汇总完成后,省人口普查办公室在《潇湘晨报》、《xx经济报》和《xx统计信息网》开辟了“人口普查看xx”专栏,刊登了人口普查分析报告;省办也陆续编印了20多期《分析与研究》,刊登人口普查数据方面的分析报告,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反响。全省范围内的分析研究工作正在开展。
2、认真做好普查原始资料归档和资料汇编等普查后期工作。2002年5-7月,省人普办将各市

~中%国文秘$资源网 - 您身边免费@贴心&的文秘专家 - 欢迎访问WwW.ZgDoC州的普查登记表等原始资料集中到省人普资料库统一保管。对各种普查数据、分析以《xx年xx人口普查资料》、《三湘百岁老人》等形式向社会公开出版,对各种文件则结集为《xx省第xx次人口普查文件汇编》进行归档保存。
3、做好普查工作的总结表彰。2001年12月19日,xx省人民政府第xx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召开了全省人口普查工作总结表彰电视电话会议,在会上,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周伯华同志做了重要讲话,以四个前所未有即:“各级政府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宣传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普查登记的难度前所未有;各级普查机构和广大普查人员的艰辛努力前所未有”高度评价了xx省第xx次人口普查工作。省统计局局长、省第xx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马勇同志对xx省第xx次人口普查工作做了全面总结,同时对人口普查的后期工作做了详细的布署。省人事厅副厅长、省第xx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成员饶文浩同志宣读了表彰决定,全省共评出省级先进个人5852名,先进集体190个。另外,还有781名先进个人、148个先进集体推荐给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作为国家级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
二、人口普查的主要成果和收获
(一)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质量评估
第xx次人口普查最直接的成果就是为我们提供了大量丰富的人口数据,由于在人口普查中,制定了严密的普查方案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人口普查数据质量总体是比较高的。
1、普查总人口数的评估
“xx普”机器汇总结果表明:xx省xx年11月1日零时总人口为6327.42万人(按照普查口径,包括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按普查登记的xx种人推算,xx省xx年普查时的户籍人口为6532.53万人(户籍人口=第一种人﹢第四种人+第xx种人+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58681131+192295+5027+6446860=65325313),比省统计公报年末总人口6562.05万人推算的11月1日总人口6557万人,少24.47万人,差异率为0.37%,比公安厅进行的人口普查户口整顿的户籍人口6513.97万人,多18.56万人,差异率为0.28%。
按照省公安厅的人口年报,1999年xx省的户籍人口为6520.63万人(比统计公报数据少11.37万人),xx年公安厅进行的人口普查户口整顿,xx年11月1日xx省户籍人口比1999年的户籍人口数还要少。全面报表因各种原因漏报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从“四普”以来,根据省统计局进行的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的全省总人口都要多于省公安厅的人口年报数据。按照普查的原则,其登记的总人口多于全面报表数据是合乎常规的。在普查中,仍存在着少量的外来人口的漏登现象,但是,这种漏登是及其微小的。我们认为“xx普”登记的总人口数据是准确的。
2、人口年龄、性别数据的检验
首先计算各年龄组的人口年龄性别比和人口年龄金字塔,检验“xx普”年龄性别人口的准确性。
⑴ 出生婴儿性别比。出生婴儿性别比比较稳定,国际上一般认为是在103—107之间变动。我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普遍生育一孩,而医学上认为第一孩的婴儿性别比高于正常值,所以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在110左右,较国际上的理论数值稍高。值得注意的是“xx普”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26.16,比“四普”时的110.16还要高。我们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是出生人口中的女婴漏报问题。“xx普”普查年度出生人口689164人,其中男婴384443人,女婴304721人,在进行出生人口的测算时,我们假定出生人口性别比以110计算,那么出生女婴人数为349493人(384443÷110% ),据此推算,女婴漏报了44772人(349493-304721),若将漏报的女婴加上,则实际的普查年度出生人口为733936人,按此计算的普查年度出生率约为11.48‰,和计划生育等有关部门的数据进行验算,并比较我省近10年来的出生率数据,出生率11.48‰是比较符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的。因此xx年普查,我们认为出生人口中存在女婴的漏报,使得出生人口性别比较高。
⑵ 分年龄人口性别比。由于在各个年龄男性死亡率一般高于女性死亡率,故随着年龄的增大,各年龄人口性别比呈不断下降。“xx普”年龄人口性别比是基本符合这一规律的(见表2—1)。从分年龄人口性别比曲线图中也可以看出人口发展的历史痕迹(见图1)。例如:50—65岁这一段年龄的人口大多是在解放前出生的,其出生时人口的性别比就比较高,故到了这一段年龄,其性别比还是高于前后年龄组的人口性别比。

12 107.97 32 106.37 52 112.38 72 101.27 92 48.50
13 107.44 33 104.07 53 114.96 73 98.37 93 45.18
14 107.89 34 105.05 54 112.17 74 92.53 94 42.64
15 108.44 35 106.77 55 111.44 75 91.57 95 51.93
16 108.54 36 104.59 56 116.74 76 87.66 96 61.23
17 112.12 37 107.53 57 114.87 77 84.86 97 79.81
18 113.44 38 108.28 58 116.46 78 82.43 98 69.06
19 113.85 39 104.61 59 118.44 79 80.97 99 49.55

p;92.60 62 72 409885 298720 72.88
9 19 922586 898167 97.35 36 46 937902 936001 99.80 63 73 331604 254130 76.64
10 20 1006392 859088 85.36 37 47 914642 866503 94.74 64 74 300084 207753 69.23
11 21 934426 879286 94.10 38 48 889612 930458 104.59 65 75 338965 209739 61.88
12 22 916436 837362 91.37 39 49 763048 741084 97.12 66 76 325240 203349 62.52
13 23 1005628 807703 80.32 40 50 825606 780839 94.58 67 77 261785 158550 60.56
14 24 1105180 984673 89.10 41 51 720837 774266 107.41 68 78 259996 147665 56.80
15 25 1229688 1067972 86.85 42 52 698396 676801 96.91 69 79 252392 129099 51.15
16 26 1360140 1193575 87.75 43 53 623509 629733 101.00 70 80 229272 115865 50.54
17 27 1350898 1166123 86.32 44 54 529152 552324 104.38 71 81 196772 85054 43.22
18 28 1233837 1213608 98.36 45 55 511985 473661 92.51 72 82 196975 79792 40.51
19 29 1335474 1181164 88.45 46 56 547999 525573 95.91 73 83 188937 70786 37.47
20 30 1435892 1439593 100.26 47 57 475612 450470 94.71 74 84 165207 57534 34.83
21 31 1606555 1324491 82.44 48 58 493439 446369 90.46 75 85 155532 46061 29.62
22 32 1399177 1586224 113.37 49 59 513851 484338 94.26 76 86 142804 40954 28.68
23 33 1271571 1137483 89.45 50 60 489639 486905 99.44 77 87 118911 29637 24.92
24 34 1377696 1334318 96.85 51 61 516742 421397 81.55 78 88 103639 22728 21.93
25 35 1399322 1357642 97.02 52 62 541108 513574 94.91 79 89 82836 16613 20.06
26 36 1404870 1318544 93.86 53 63 534769 479258 89.62 80 90 71319 12808 17.96
第三是计算年龄指数检验人口年龄、性别数据的准确性。我们计算了“xx普”人口年龄的玛叶指数、惠普尔指数、联合国综合指数来检验人口各年龄有无堆积现象的指标,并做出判断(见表2-3)。

质量好联合国综合指数>40,数据不准确联合国综合指数在20—40之间,数据不够准确,但可以接受 第四次人口普查时,联合国综合指数为28.85,“xx普”为27.69,数据可以接受。

有156人、159人和168人。
改革开放后,流动人口增多,而人口的流动则多数是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我省是流出人口大省,每年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都有几百万,xx年,我省14个市、州,除长沙市以外,13个市、州都是流出人口大于流入人口,普查登记的外出半年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均有8%—14%,因此,按照普查登记的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口密度都略小于按照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口密度。
长沙市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流入人口较多,人口密度比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要多23人。xx省境内的流动人口,大约有80%是从乡村流向城市,致使城市特别是市区的人口密度加大。长、株、潭三市是xx省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商业、金融的核心区域,这一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发达,吸引了较多的外来劳动力。按照普查登记的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口密度,长、株、潭三市市区分别为每平方公里3816人、1640人、2449人,而按照当年的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3168人、1394人、2330人,即由于外来人口流入这三个城市的市区,使它们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分别增加了648人、246人、119人。

sp;“四普” “xx普” “四普” “xx普” 增减
总人口 60657992 63274173 100.00 100.00 00
婴儿(0岁) 1424093 674259 2.35 1.07 -1.28
幼儿(1—3岁) 4007737 1886338 6.61 2.98 -3.63
学龄前儿童(4—6岁) 3262908 1955479 5.38 3.09 -2.29
少年儿童(7—14岁) 8269345 9483522 13.63 14.99 +1.36
育龄妇女(15—49岁) 16079939 17512857 26.51 27.68 +1.17
劳动年龄人口 36182581 39975373 60.69 63.18 +2.49
 男(16—59岁) 19522399 21386911 32.18 33.80 +1.62
   女(16—54岁) 16660182 18588462 27.47 29.38 +1.91
退出劳动年龄人口 6281640 8193382 10.36 12.95 +2.59
 男(60岁及以上) 2553449 3556684 4.21 5.62 +1.41
   女(55岁及以上) 3728191 4636698 6.15 7.33 +1.18

⑶ 老年人口。xx年普查,全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7089283人,比1990年普查时增加了1864166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4726550人,比1990年普查时增加1331897人(见表3-3)。无论是按照国内标准计算还是按国际标准计算老年人口系数,我省都已超过老年型社会的标准(国内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10%、国际标准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7%,即为老年型社会)。“xx普”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已达7.47%,比“四普”上升了1.87个百分点,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已达11.20%,比“四普”上升了2.59个百分点。xx人口年龄结构在1998年就已经步入了老年型,而且,老年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大大快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
进入老年型社会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老年人口负担加重,按国际标准计算,“四普”时,老年抚养比才8.42%,“xx普”增加到10.61%,增加了2.19个百分点。而按国内标准计算的老年抚养比则由13.58%增加到16.81%,增加了3.23个百分点。

表3-3                       年龄构成指数                      单位:%
指       标 “四普” “xx普” 增减





准 人

数 0—14岁 16964083 13999598 -2964485
  15—64岁 40299256 44548025 4248769
  65岁及以上 3394653 4726550 1331897
 占总人口数的比重 0—14岁 27.97 22.13 -5.84
  15—64岁 66.44 70.40 +3.96
  65岁及以上 5.60 7.47 +1.87
 年龄
构成
指数 总抚养比 50.52 42.04 -8.48
  少儿抚养比 42.10 31.43 -10.67
  老年抚养比 8.42 10.61 +2.19





准 人

数 0—14岁 16964083 13999598 -2964485
  15—59岁 38468792 42185292 +3716500
  60岁及以上 5225117 7089283 +1864166
 占总人口数的比重 0—14岁 27.97 22.13 -5.84
  15—59岁 63.42 66.67 +3.25
  60岁及以上 8.61 11.20 +2.59
 年龄
构成
指数 总抚养比 57.68 49.99 -7.69
  少儿抚养比 44.10 33.19 -10.91
  老年抚养比 13.58 16.81 +3.23

⑷ 平均年龄和年龄中位数。控制人口数量,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出生人口减少,少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下降,也使得全省人口的平均年龄增大、年龄中位数后移。xx年普查,全省总人口的平均年龄为33.06岁,比“四普”时提高了4.52岁,总人口年龄中位数后移了6.66岁(见表3-4)。

表3-4             历次普查人口的平均年龄和年龄中位数                单位:岁
普查 总人口
平均年龄 总人口
年龄中位数 老年人口
平均年龄 老年人口
年龄中位数
“一普” 26.92 22.99 67.74 66.34
“二普” 25.08 20.76 67.19 65.89
“三普” 27.

~中%国文秘$资源网 - 您身边免费@贴心&的文秘专家 - 欢迎访问WwW.ZgDoC

党政报告范文:XX省第五次人口普查报告书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农村党建工作健全报告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镇党委年底为民办实事总结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