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范文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范文鉴赏学习网站!
个人事迹范文:百善孝为先——孝老爱亲模范张光华个人先进事迹材料是由范文词典为您精心收集,希望这篇百善孝为先——孝老爱亲模范张光华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可以给您带来帮助,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百善孝为先——孝老爱亲模范张光华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的正文:
百善孝为先——孝老爱亲模范张光华
百善孝为先。朱德总司令对父母的孝敬是有口皆碑的。他幼年在家时,对父母就非常敬重老顺,乡亲们常对他赞不绝口。他后来从军当上军官,向父母寄物汇款恪尽孝道。当他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非常悲痛,写了感人肺腑的《母亲的回忆》,以寄托他对母亲的无限思念。
老人是国家和社会的财富,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尊老孝老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石马河街道通用社区南桥晓月小区,时常能看见一位年近60的老人推着一位头发花白,行动不便且听说都略显吃力的百岁老人在小区里休闲。百岁老人名叫张顺清,今年104岁,是一位老红军,虽然身体虚弱,但他脸上时常流露出幸福的笑容,这是因为他有一个孝顺的儿子,这就是那位推着他在小区散步的年近6旬的老人张光华。张顺清遇人便夸:“我之所以能活到今天,全靠我那孝顺儿子的照顾”。
一、三重压力,独自承担
张光华的父亲张顺清1932年参加红军, 1982年生了一场病后,身体每况愈下,丧失了劳动力;其爱人是智力残疾人,腿不慎摔断,在张光华的母亲1974年过世后,家庭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张光华一人身上,1989年随着女儿的出生,家庭生活更加困难,病重的父亲、残疾的爱人、年幼的孩子,象三座大山一样压得张光华喘不过气。为了撑起这个特殊的家庭,张光华早出晚归、废寝忘食,一天工作18小时,在种好自己田地的同时还要帮别人做杂活、打零工,以此获得微薄的报酬补贴家用,用爱和信念让一个家庭的希望得以延续。
二、敬老孝老,数十年如一日
1992年父亲红军身份落实,按照政策,一家人从农村迁到城市,父亲调到造纸厂,只在单位领生活费。因父亲年龄已高,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顾。从那时起,张光华就开始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每天坚持帮他洗漱、接粪便,坚持为他按摩。为了让老人心情愉快,只要天气好,家住4楼的张光华都坚持背老人到院子里和邻里聊天。张光华是个用心的人,在照顾父亲的过程中,他很快熟悉了父亲的病情,什么时候要吃药,该用什么样的药,身体那个部位要按摩,张光华都熟记在心,俨然成了半个“私家医生”。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在张光华的悉心照料下,103岁的老人虽然行动不便,但面色依然红润,思路依然清晰。周围邻居和社会上的热心人被张光华的举动感染,也纷纷加入到照顾老人的行列中,用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孝老的传统美德。
三、舍己为家,无怨无悔
张光华的父亲退休工资不高,爱人是智力残疾人,女儿要读书,自己早年在农村务农,一直以打零工为生,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高,越来越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收入少且不稳定,家庭生活困难。但他从没有在家人面前叫过苦,为了节省开支,他至今没给自己缴纳养老保险,平时有个小病小灾的,也总是一个人硬挺过去,因没有及时医治,如今身上落下了慢性病,但他仍然无怨无悔,还乐观地说,正是因为自己身上的病痛,才更能体会到父亲的不易,更加坚定了我照顾好父亲的信心,尽量减轻父亲的痛苦,让他好好享受晚年生活。
张光华虽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迹,可他在平凡的生活中传承了我们中华民族尊老孝老的传统美德,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孝老爱亲模范作用,孝老爱亲的高尚道德和品质,也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尊老孝老美德的模范榜样。
个人事迹范文:百善孝为先——孝老爱亲模范张光华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帮孤助残几年如一日 廉租房里爱心涌现 个人事迹材料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百名“孝星”个人事迹材料范文4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