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范文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范文鉴赏学习网站!
征文演讲范文: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卢沟桥 国家存亡在此桥是由范文词典为您精心收集,希望这篇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卢沟桥 国家存亡在此桥范文可以给您带来帮助,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卢沟桥 国家存亡在此桥的正文:
6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散文:卢沟桥 国家存亡在此桥
满营三军齐挂孝,旌旗招展雪花飘。
白人白马白旗号,银弓羽箭白翎毛。
文官头戴三尺孝,武将身穿白战袍。
因甚王把服袍罩,只为桃园恩义高。
这是秦腔《祭灵》中的唱段。据报载,近几年,每当“七七”来临之际,都有人到卢沟桥上吼秦腔。也许是因为打响全面抗战第一枪的宛平城守军——国军革命军第29军之军长宋哲元曾任陕西省主席,正像当年屈原高歌《国殇》祭奠楚国阵亡将士一样,他们高唱秦腔纪念为国捐躯的西北军第29军之抗战英烈。
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宛平城之西,是一座有800多年历史的古桥。“去都三十里,有石桥跨于河,广二百余步,其上两旁皆石栏,雕刻石狮,形状奇巧。成于金明昌三年,桥之路,西通关峡,南达江淮,两旁多旅舍。以其密尔京都,行人使客,往来络绎,疏星晓月,曙景苍然,亦一奇也。”桥栏为1米多高的281根望柱与栏板连接而成,每根望柱顶端都刻有一个大狮,大狮身上附有姿态各异、或藏或露的小狮,大大小小共计501个。自古以来,这里涧水如练,西山如黛,每当五更鸡唱,斜月西沉,月色妩媚,因以得名“卢沟晓月”。明代邹缉有诗云:
河桥残月晓苍苍,照见卢沟野水黄。
树入平郊分淡霭,天空断岸露微光。
北趋禁阙神京近,南去征车客路长。
多少行人此来往,马蹄踏尽五更霜。
卢沟桥东边的宛平城,是一座建于明末的卫城。当时为保卫京师,防御李自成进京,命御马监太监武俊于1638-1640年主修此城。城分东西两座城门,东为“顺治门”,西为“永昌门”。城东西长640米,南北宽320米。此城“局制虽小,而崇墉百雉,俨若雄关”。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挑起的“卢沟桥事变”就发生在这里。
7月7日,乃日本的“七夕祭”。在日本很多地区,人们都会到寺庙里挂上平安牌,祈求和平与幸福;用七夕纸衣驱除不祥,祈求风调雨顺;把写着愿望的纸条挂在竹子上,希望能梦想成真;做一些人偶挂在自家门前,希望“能缝制出越来越漂亮的和服”、“能将孩子顺利抚养成人”或代表“将和服借给牛郎织女”。晚上,父母会带着孩子外出游玩,穿着和服,举着小焰火,充满期待和温馨。谁也不会料到“七夕”之夜将会有大的事件发生。
事件因志村菊次郎而起。
志村是丰台日本驻军第8中队第1小队的二等兵,时年20岁,入伍刚4个月,是来自日本东京的一个愤青。“这是一位不引人注目的男子,大概由于肥胖的原因,动作略显迟钝,但是脑子不笨。”
风云恶,陆将沉,狂澜挽转在军人。
扶正气,砺精神,诚直正平树本根。
锻炼体魄,涵养学习,胸中热血,掌中利刃。
同心同德,报国雪恨,复兴民族振国魂。
这一天,因为日军在城外演习,驻宛平的中国守军唱着军歌收操后,就早早闭了城门。
丰台日本驻军第8中队清水节郎回忆说:“这是一个没有风,也没有月亮的夜晚,星空中远远地浮现着卢沟桥城墙,只是隐约可见游动着的士兵。”
在这个寂静的黑夜,日军演习科目是利用夜幕摸向宛平城方向的中国假想敌主阵地。晚上22点40分,当参加演习的日军悄悄摸向对方阵地的时候,演习地域上空突然传来了实弹射击的枪声。
清水命令原本分散的士兵立刻集合,并且吹响了集合号。在点名的时候,发现一个最低等级的年轻士兵志村菊次郎不见了。
如果说,“失踪”的志村菊次郎是“卢沟桥事变”的导火索,那么,点燃这根导火索的人物就是牟田口廉也。为此,日军授其金鹰三级勋章,随后晋升少将军衔。此乃后话。
当日军演习部队出现失踪士兵的时候,日本在华北驻屯军第一联队队长牟田口廉也惊喜异常。他发现,对于时年49岁的他来说,这正是快速升官的绝佳机会。尽管只是一名一线指挥官,牟田口廉也非常明白,日本政府及军部长期以来对中国的侵略意图。而“失踪士兵”恰恰就是日本政府和日本军部渴望出现的战争借口。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就是日本军国主义推行“大陆政策”的一个重要步骤。早在1868年,日本天皇就提出:“经营天下,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对外扩张政策。1927年“田中奏折”又提出了新“大陆政策”:“惟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1931年9月18日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然后用4个月零18天的时间占领中国东三省和热河,就是这一政策的具体实施。
1936年8月,日本制定的《基准国策纲要》指出:“日军要继续军事扩张,把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使国家置于军事控制下。”当时日本陆军最高指挥官杉山元甚至认为:三个月就可以完全侵占中国,甚至一击就可吞并中国。
1937年,日军从东、西、北三面对北平形成了包围之势,为占领北平,控制华北,时任关东军参谋长的东条英机向日本政府提议:立即给中国以打击。
很快,卢沟桥和宛平城成了双方争夺的焦点。因为卢沟桥旁边是平汉线的铁路桥,乃九城燕京之咽喉,所以有人说宛平是北平的一把锁,卢沟桥就是打开这把锁的钥匙。
于是,牟田口廉也得知有一个二等兵失踪后,既未向上级汇报,也未向上级请示,便擅自行动,立即集合部队向宛平进发。
在行进途中,牟田口廉也得到消息:失踪日军士兵志村菊次郎已经被找到。原来志村在演习中拉肚子,之后又迷失了方向,所以没有及时赶回营地集合,晚了20分钟。
此时牟田口廉也向所有人隐瞒了志村被找到的消息,依然按照既定目标向中国守军蛮横地提出进入宛平城搜查志村菊次郎。
他的这一无理要求遭到了中国守军的断然拒绝。
3小时后,盘踞在宛平城外的日本华北驻屯军第一联队第三大队队长一木清直接到牟田口廉也的命令,炮轰宛平城。
于是盘踞在城外的日军对宛平城立刻发起了攻击,第一炮就直接击中了宛平城行政专署大厅。
国民革命军第29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线官兵“确保卢沟桥和宛平城”,“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19团第3营在团长吉星文和营长金振中的指挥下奋起抗战。他们固守阵地,坚决抵抗。子弹打光之后,就与敌短兵相接,不是你的血溅在我身上,就是我的血溅在你的身上,用自已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感天地泣鬼神的战歌。
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次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电全国: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为消除疑虑,毛泽东等人同时致电蒋介石,代表全体红军将士请缨杀敌:……红军将士咸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关于“最后关头”的著名谈话:
和平未到根本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
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拚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许我们中途妥协。须知中途妥协的条件,便是整个投降,整个灭亡的条件。
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傍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巳快罹临到这极人世悲惨的境地,这在世界上稍有人格的民族,都无法忍受的。
如果卢沟桥可以受人压迫强占,那末我们五百年故都北方政治文化中心与军事重镇的北平,就是变成沈阳第二。今日的北平若果变成昔日的沈阳,今日的冀察亦将成为昔日的东四省。北平若可变成沈阳,南京又何尝不可变成北平?所以芦沟桥事变的推演,是关系中国国家整个的问题。此事能否结束,就是最后关头的境界。
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
我们固然是一个弱国,但不能不保持我们民族的生命,不能不负起祖宗先民所遗留给我们历史上的责任,所以到了必不得已时,我们不能不应战。
至于战争既开之后,则因为我们是弱国,再投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时候便只有拼民族的生命,求我们最后的胜利。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抗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会场上,蒋介石身着戎装,宣言掷地有声,100多名各党派代表、各界名流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四万万同胞要求抵御外侮的呼声终于有了回音!
从此,中国人民团结御侮,共赴国难,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运动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全面铺开,并最终在八年后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
当时,战地记者麦新为西北军第29军创作的战歌《大刀进行曲》风靡全国: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二十九军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
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
把他消灭!
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杀!
每次听到这首歌曲,我的心就会热血沸腾,眼前就会浮现出29军的勇士们在喜峰口和卢沟桥夜与军夜战的情景。一路上他们腰横秋水雁翎刀,健步如飞,到了敌营,用手榴弹炸毁敌军的武库,用手中的七斤大刀把小鬼子一个个送回老家。他们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浇灌着中华大地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生命奏响着血沃中华的动人乐章。
他们同心同德,报国雪恨,复兴民族振国魂,他们乃我华夏民族之国魂。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在卢沟桥英勇抗战的烈士们,你们的魂魄就像蓝山国家森林公园里的三分石一样崇高,祖国不会忘记你们。
值此“七七”来临之际,在“白云生处有人家”的湘江源区,在“迎来日出送走晚霞”的舜水河畔,在“树阴照水爱晴柔”的老槐树下,烧上一刀纸,燃上三柱香,谨备一盘蓝山产的梨子、葡萄和黑提以及三杯纯正的蓝山米酒,敬献于逝者的灵前,希望前来享受。
河岸上,一树树绚丽的紫薇花在夏日的细雨中像梦一般地迎风绽放。
征文演讲范文: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卢沟桥 国家存亡在此桥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学校第15周国旗下讲话稿:外卖进校园引发的思考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建国66周年主题征文:记忆中的这些年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